新家園協會會長許榮茂在論壇上發言
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下稱慈展會),由香港新家園協會主辦、新家園社會服務中心承辦的“慈善法實施:社會服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專題研討會上,大陸及香港公益研究專家共同探討《慈善法》頒布新背景下,中國社會服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孟志強等出席了此次專題研討會。
研討會嘉賓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服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闡述,認為《慈善法》的頒布給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這個領域涉及的法律問題、登記問題、籌款問題等等都將有了法律及政策制度層面的保障,行業將開始走向規范有序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梁祖彬認為,《慈善法》的頒布會加快整個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他特別強調,香港的公益慈善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與香港的特殊歷史背景有很大關系,其中免稅制度是一個重要環節。
梁祖彬教授分析,隨著中國《慈善法》的頒布,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投入到公益慈善事業中,對企業進行“品牌投資”而非“品牌消費”,社會大眾更樂于接受在公益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
梁祖彬教授認為,這種“品牌投資”可以增加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強化凝聚力;企業的社會責任同時還表現在對于企業的“技術轉移與傳授”,能夠帶動更多的生產力產出;而與此同時,企業更容易獲得社會“配對資金”和“專項鼓勵”,很多商界精英在實體經營中的“冠名”也正是一種體現;對于香港現行上市公司每年要有CSR報告,將結果公之于眾,也將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社會效果。
而清華大學鄧國勝教授認為,《慈善法》的頒布給公益慈善事業帶來挑戰。比如籌款能力的挑戰,雖然《慈善法》為社會服務機構募集社會資源打開了大門,有可能改變社會服務機構收入來源過于單一的局面,但是社會服務機構能否抓住機遇,還面臨巨大的挑戰;還有面臨項目管理能力的挑戰,一方面,社會服務機構需要提高服務效率、質量,贏得社會的信任;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項目設計,提高項目籌款。
因此,鄧國勝教授認為,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挑戰以及信息披露的挑戰,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應對這些挑戰會促使公益慈善事業走向現代化。
記者了解到,此次研討會的主辦方新家園協會成立于2010年6月,服務覆蓋香港與內地,是一間致力于服務新來港、少數族裔人士及其他弱勢社群的慈善機構;提供優質及專業的一站式社會服務,推動他們積極投入和參與香港的建設,促進小區參與、推動社會共融、創建平等關愛的社會。成立6年以來,協會的服務網絡遍布香港和內地,會員超過13萬人,提供服務超過60萬人次。
掃一掃更精彩!
首創展臺搭建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 Powered by EyouCms
全國服務熱線:(86-020)29840768???手機:15920323209
地址:廣州天河區珠吉街東橫三路8號廣橋商務園B棟4樓401
備案號:粵ICP備12055948號